神经病学领域TOP期刊之一的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新近发表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樊东升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詹思延教授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中国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自然病史与临床特征》。该研究是一项为期十年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首次全面系统地描述了中国大陆散发性ALS患者的自然病史和表型特征,揭示了中国ALS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特征、临床表型等多方面显著的特点,并对可能影响我国ALS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中国ALS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9.8岁,远低于欧洲所报道的平均发病年龄(65岁);患者中位生存时间71个月,也与欧洲及美洲国家存在明显差异(平均为2-3年);中国患者中球部起病型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国家报道;尽管中国ALS患者发病年龄早且生存时间长,中国患者应用力如太药物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比例明显偏低。
研究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杂志主编M. Kiernan教授等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的这项研究在当期专门配发了题为《探究ALS民族差异性:一项来自中国的独特报告》的编者评论(Editorial Commentary),指出大型的流行病学研究使得发现疾病的地理集群和临床特征成为可能,并提供了关于基因和环境如何影响疾病的重要信息。文章认为,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这项研究提供了中国ALS的独特数据,将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ALS的疾病特征和机制。
上一篇: 运动神经元病2016年度研究进展
下一篇:中国ALS专家协作组介绍